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

课题一:自然保护区对当地居民个人收入影响的研究


课题目标

通过采访保护区周边居民和创新项目实践,深入分析自然保护区的建设与运营对于经济发展的利弊影响,寻找依靠保护区资源改善当地经济情况的新办法,与居民社区和自然环境建立联结,完成分析报告。

具体工作
采访研究地居民,调查统计收入类型、生活水平、从事职业、家庭组成等信息。
与保护区管理单位合作,研究保护区的优势资源、运营方式、运营难点。
帮助居民联系外界资源,开发可持续、环境友好的新收入渠道。

适合人群:对环境学、政策、经济、社会学等学科感兴趣,愿意进行在地实践和跨学科研究的中学生。

项目周期:3-6个月

产出:研究报告、助农项目报告、论文、政策提案、可视化设计等


课题二:野生动物与当地居民生活冲突的研究


课题目标
深入了解研究地发生的人兽冲突,调查冲突各相关方的利益诉求,寻找使居民和野生动物共同生存的办法。

具体工作
采访研究地居民与政府,收集此地人兽冲突的背景信息,如问题物种、冲突类型。
进行网络论文搜索,积累相关科学知识,学习可供参考的国内外案例。
通过实地考察、野外工作、社区工作,获得亲身经验,探索可以消除人兽冲突的办法。

适合人群
对动物行为学、生态学、野外保护工作、社会学、经济、政策、地区文化等感兴趣,能承受较多野外工作,并希望进行跨学科研究合作的中学生。

项目周期:3-6个月

产出:报告、论文、政策提案等


课题三:互动式在线绘本及AIGC数字多媒体作品生成

 
● 课题目标
通过对环保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的调查,深入了解环境与保护生物间的生存危机,用AI、插画、文学创作等方面完成互动式在线绘本及多媒体数字作品的创作,完成科普宣传、环境教育以及慈善募资。

● 技能培养

学习环境与生物相关课程学习
学习创意写作及AIGC相关课程学习
完成环境及生物多样性保护地的实地考察及调查
进行绘本创作,进行公益宣传和募捐活动
 
● 基于实践项目的环境经济专题研究
研究方向为ESG综合治理,特别是环境与生物多样性保护,地方经济发展之间的关系,提出相关建议并完成报告。
 
适合人群:对环境、生物、人工智能、绘画和写作感兴趣的中学生、大学生。
项目周期:3-6个月
产出:在线绘本社区、公益实践、论文及报告